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,推动乡村文化数字化发展,我院“桥见未来”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7日至7月12日深入杭州市临平区双桥村,开展为期七天的数字研学课程体系优化与线路设计调研活动。团队通过实地走访、文化资源挖掘、用户需求调研等方式,为双桥村量身定制数字化研学方案,助力乡村文旅融合发展。
7月7日,团队成员抵达双桥村,与村委进行对接,初步了解村庄的基本情况。双桥村文化资源丰富,拥有甲鱼科普馆、长征精神教育基地等特色场所。团队成员走访村落,发现村庄曾尝试直播基地和共享厨房等创新项目,虽因故暂停,但为后续研学课程设计提供了宝贵经验。
7月8日,在村干部的带领下,团队参观了甲鱼科普展示馆,深入了解从温室甲鱼到生态甲鱼的养殖过程,并体验了农学课程。随后,团队成员参观了村图书馆,这里不仅是大剧院,还是历史博物馆,展示了双桥村深厚的文化底蕴。通过与非遗传承人的交流,团队进一步挖掘了运河文化和本土非遗技艺,为研学课程设计积累了丰富素材。
7月9日,技术组对双桥村及周边的主要研学线路进行了实地测绘,标记重要点位并拍摄素材。
团队成员还走访了“爷爷的水稻田”基地和稻虾共生农场,亲身体验生态农业的魅力。这些实地调研为后续设计安全、高效的研学线路奠定了基础。
7月10日,团队全体成员与双桥村书记进行了深入交流。村书记坦诚表示,双桥村虽不具备传统旅游景区的自然景观优势,但依托千亩油菜花、千亩稻田等农业资源,已形成一年四季可持续的研学课程体系,如做园子、磨豆腐、种稻、抓甲鱼、钓龙虾等特色体验活动。这些课程不仅吸引了大量学生团体,也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。团队深受启发,进一步明确了数字化赋能农业研学的方向。
此次调研活动不仅为双桥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研学优化方案,还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了乡村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。团队开发的小程序将整合村内旅游资源,实现智能导航、课程预约等功能,助力双桥村打造“文旅+研学+农业+数字化”融合发展的新模式。
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“桥见未来”团队以实际行动践行了“千名学子助乡村振兴”的使命,为双桥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。未来,团队将继续深化与双桥村的合作,推动研学成果落地,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。
✔ 首日:
深入村落,感受文化底蕴